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繭型圖書館-Conarte Library

  各位讀友見過最有趣的閱讀空間是什麼呢?今天要向各位介紹的是位在墨西哥蒙特雷(Monterrey)的「繭型」圖書館-Conarte Library:

Conarte Library內部裝潢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anagrama.com/


  這座圖書館在設計的時候,特別採用特別的穹頂設計,整個室內環境看起來就像是將閱讀者和書一起包覆在繭中一樣,讓讀者更能進入書中的世界。

木造的穹頂窗格中綴著照明用的燈光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anagrama.com/


  天花板的木造結構一直往下延伸到地面,原來用來容納照明設備的位置搖身一變成為書架,搭配上舒緩的配色,為閱讀者帶來無限的平靜。挑一本書,就可以在架旁席地而坐,馬上進入只有自己與書的空間。Conarte Library的設計不但顧及空間的妥善利用,也給予讀者獨一無二的閱讀體驗,也許它的坪數不大、藏書不多、隱喻和藝術的價值大於實際意義。但以閱讀者體驗為設計的著眼點,絕對可以做為社區圖書館的典範。「尋找一個讓人想在裡面閱讀的空間」,不正是我們走進圖書館,並坐下來的最大原因嗎?


木製的穹頂往下延伸成為櫃架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anagrama.com/

透過巧妙的室內設計,讓安心平靜的讀者彷彿被裹在繭裡,更加投入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anagrama.com/


  回到台灣,一排又一排林立的書櫃,是大多數圖書館的陳列方法,在茫茫書海中找到一本書;繞過一大堆櫃架;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坐下,似乎已經是我們進入圖書館的既定行為模式。圖書館不僅是一個藏書的地方,只有閱讀者的參與,書籍的存在才會變得有意義。近年來國內有許多圖書館開始用開放空間的思維經營,但大多將圖書館結合在觀光體系之中,並不是從閱者的體驗出發,甚至導致站著走路參觀比坐著看書的人還多。舉例來說,我曾在高雄市總圖書館靠窗的位置,佐著街景看書,但背後卻出現導覽員用壓低後還是不小的音量,向遊客們解說著某個裝置藝術的涵義。當下,我當然是馬上起身,尋找一個更清靜的位置。高雄市的新總圖一直是我最喜歡造訪的圖書館,但在那一次的體驗中,讓我對這個美輪美奐的空間有了不同的反思。

  像Conarte Library這樣以閱讀者為中心的營造方式,固然值得我們借鏡;但更重要的是,我們自己有沒有認知到圖書館的設計,應該本著什麼思維來進行。如果能抓到這個脈絡,那更多比Conarte Library更有設計感的空間將有機會在社區裡出現;反之,如果只是迷信外觀和大師的藍圖,那麼我想即便造出一百個Conarte Library,繭裡還是會經常迴盪著解說員的細語,和其實並不那麼在乎這裡是總圖書館還是英國領事館的過客們吧。大家不妨思考一下,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圖書館,又應該有著什麼樣外觀和內涵呢?



(by Meng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