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

《近期上映》丹麥女孩



"There was a moment when I wasn’t me. There was a moment when I was just…Lili."

  
  1952年12月1日,《紐約每日新聞》以斗大的頭版標題:「前美國大兵變身金髮尤物」,報導了世界上第一名變性人的事蹟。然而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,其實早在1930年,就有一名丹麥畫家透過史無前例的變性手術,將自己變成了名為莉莉‧艾勒柏的女子。《丹麥女孩》正是以這名畫家──埃恩納‧維金納──的生平為基礎所創作出來的小說。
  
  埃恩納和葛蕾塔‧維金納是一對畫家夫妻,他們住在哥本哈根一棟公寓大樓中,各自作畫。某天,葛蕾塔拜託埃恩納代替臨時爽約的模特兒穿上洋裝、絲襪、淑女鞋,協助她完成一幅肖像畫。埃恩納撫摸著絲綢洋裝、內心激動不已,但葛蕾塔似乎並未察覺丈夫波濤洶湧的思緒,只是半開玩笑地替他取了「莉莉」這個名字。但「遊戲」一發不可收拾,隨著莉莉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高,葛蕾塔逐漸察覺並接納了一件事:莉莉不只是她們夫妻之間的「遊戲」,而是真實存在丈夫的軀體之中、嬌羞美麗的年輕女孩。
  
「我想你可能是同性戀。」醫生最後這麼說,喀一聲重新套上筆帽。

「我想你不了解。」
「你不是第一個有這種情況的人。」醫生說。
「但我不是同性戀。我的問題不是這個,是有另外一個人住在我身體裡面。」
埃恩納說,從椅子上起身。「一個叫莉莉的女孩。」

  
  這是《丹麥女孩》中我很喜歡的一段對話,是埃恩納/莉莉在尋求自己的生存之道、四處求醫的過程中,和其中一名心理醫生的談話。
  

  即使在資訊如此發達、風氣也相對開放的現代,還是有很多人無法區分這兩者間微妙的差異。許多人對多元性別族群並不了解,覺得事不關己、甚至感到排斥或害怕,而不願花費時間心力去認識他們,只是一味粗糙地替他們貼上「同性戀」的標籤。然而所謂的性別絕對不是像傳統觀念中「非黑即白」、「不是男就是女」的二元分類這麼簡單,,人的性別不僅可以分為「生理性別」、「性別認同(心理性別)」、「性別氣質」、「性傾向」等四大區塊來探討,並且就像光譜一樣,並列存在著各種程度差異的狀態。多元性別的議題非常地廣泛並且深奧,再寫下去大概都可以寫成不只一本論文,我就不繼續獻醜了,有興趣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搜尋「多元性別」、「跨性別」、「LGBT」等關鍵字,網路上有許多能夠參考的資料。

  
"I think Lili’s thoughts. I dream her dreams. She was always there."
  
  我在讀《丹麥女孩》時,一直覺得莉莉其實很幸運。雖然世人對她投以異樣的眼光,認為她是邪惡的、不該存在的,但她卻有親朋好友們的全力支持,就連應該感到最痛苦、不捨的葛蕾塔也竭盡全力地支援她、協助她。而埃恩納的童年玩伴──漢斯──在知道埃恩納和莉莉是同一個人之後,他告訴葛蕾塔:「這是他的本來面貌,不是嗎?我怎麼能因為他是誰而怪他?」這句話說得多麼理所當然、多麼理直氣壯啊!如果莉莉才是住在埃恩納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,那麼為何要責怪她呈現自己原本的樣貌呢?我想,不論對方是異性戀、同性戀、跨性別……不論是哪一類,我們都沒有權力阻止他人展現自我,也沒有權力阻撓他人獲得幸福。
  
  我國、高中六年都在女校度過,那是一間校風嚴謹的天主教學校。相信大家都知道,雖然近年也有教宗接納、祝福同性婚姻,但不論天主教或基督教中仍是反同派佔大多數。有趣的是,這樣保守的教會學校卻反而成了我認識、接觸多元性別的啟蒙地。我不覺得自己在多元性別的議題上懂得比別人多、或是了解得比別人深入,但我很慶幸也很感謝,自己曾經有能夠直接接觸、思考這些問題的機會與環境。

  
  最後,和大家分享電影「丹麥女孩」的第二支官方預告!有沒有人也跟我一樣迫不及待地希望明年三月趕快到來呢?
  
[小編:Rei]

https://youtu.be/EsrXatXWuX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